據了解,我市從去年開始全面鋪開殘疾人家庭住宅無障礙設施改造工程。到目前為止,共對100多戶貧困殘疾人進行了居家無障礙改造。到2015年,希望改造率達到占有改造需求50%的目標。無障礙扶手
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主任說,在國外,居家無障礙已是比較成熟的做法,而在我市,只是處于改造的初級階段,很多做法都是在實踐中摸索進行的。納入市殘聯殘疾人家庭住宅無障礙改造范圍的一些家庭,在改造中也遇到困難。因為涉及改造的家庭比較分散,工程量又不大,改造時導致有的工程隊不愿意接活,要找一個適合的施工隊不容易。
另外,有些殘疾人家里人怕改造麻煩,一些已裝修好的地方不愿意改動,干脆就不同意改了;還有些殘疾人居住的房子不是屬于殘疾人本人名下的房產,改造時更加麻煩:房主不同意改的地方不能改造,以至于有些家庭改造的房門不夠寬,輪椅進出轉彎時,就要特別小心。在農村為一些居住在老房子的殘疾人改造時,有些地方需修坡道讓輪椅經過,坡道太長有時會涉及到鄰居家的地方,這得做大量協調工作?!案脑旃こ讨?,還有不少殘疾人希望能擴大改造范圍,把衛生間、廚房來一個重新裝修。但由于改造費用是有限定的,根據殘疾人改造需求的不同,每戶可得到≤6000元的救助金,原則上不能超過6000元,所以不可能滿足殘疾人的全部要求?!?br/>
還有些縣區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沒有成立,技術指導和管理人員不足,也影響到改造的質量,“有些施工人員不懂行,在給殘疾人安裝殘疾人扶手時,使用了較粗大的不銹鋼鋼管。其實,殘疾人或行動不便的人大多手無力,安裝扶手時,要安裝比較細小且專業的殘疾人扶手,內是鋼管外包塑料的專用管,這樣使用起來比較好把握,冬天扶手管也不會太冷?!?br/>
建議改造應遵循按需安全等四大原則
居家無障礙設施應該如何改造?有何標準?市殘疾人輔助器具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,也是一名居家無障礙改造專家,他認為,殘疾人、老人等人群居家無障礙改造一般遵循按需、適用性、技術規范、安全四大原則。根據殘疾人、老人的需要,分為肢殘、視障、聽障三方面改造。肢殘方面的改造涉及室內軌道移乘、各種開關改造、聲控系統、光控系統、電動聲控系統等方面;聽障類方面改造則涉及發光指示系統、電子耳蝸、字幕、手語;視障類方面涉及聲控系統、語音導航系統、閱讀器等。